网络编辑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蓝天越来越多,我们做对了什么 [复制链接]

1#

原标题: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走向精准化

本报记者朱妍

“年,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上升,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下降。在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64.3%,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例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PM10等六项指标年均浓度同比首次全部下降,其中PM2.5已实现‘十三五’以来的‘六连降’,从46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5月26日,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通报。

城市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基本单元,个体表现关乎国家减污降碳大计。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积累了哪些经验?下一步如何让天更蓝、空气更优?近日,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主办的政策探讨与技术交流会上,“城市用能”成为来自不同城市的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治污“功课”前移“精准溯源”是首要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与过去更注重末端减排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功课”前移,对污染物的“精准溯源”成为第一步。“先要找到‘罪魁祸首’,弄清楚污染源和成因,然后将不同污染物进一步细分到各行业,明确哪些行业是主体、排放贡献有多大、需要压减多少能源消耗,否则达标就是空谈。”清环智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晴表示。

赵晴深度参与了山东济宁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该市位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最南端,作为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源结构偏煤。“济宁除了燃煤发电,焦化、水泥等行业用煤,还有每年20多万吨散煤等都需要治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城市用能及其污染情况的分析非常重要。目前,济宁市所有污染溯源和监管过程均实现了现场诊断确诊、锁定证据,先找到问题症结,再采取技术手段治理。去年,济宁优良天数排名增幅实现了全省第一。”

“明确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摸清城市污染排放底数是重中之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胡京南也强调。胡京南参与了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治理,谈及过程中的成效和经验,胡京南指出,围绕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首先要对企业用能情况仔细摸排,建立动态排放清单。“各地污染特征不同,对2+26城市颗粒物来源和组分进行分析,这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基础。”

非重点区域同样不可放松。“成都近几年非常注重精准治污。”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所长宋丹林表示,与很多能源结构偏煤的城市不同,成都燃煤锅炉基本清零,仅火电、水泥等行业有少量煤炭消费,全市2万多家小型工业企业也已完成分类治理。“但我市机动车保有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二,由此带来的交通排放才是挑战,成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移动源管理办法。”

“一城一策”精准防控对症施策很关键

问题找对后,下一步就是“对症下药”。“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各有特点,根据污染过程进行动态研判,有针对性地施策很关键。”胡京南指出。

以工业污染源为例,中小企业数量多、排放总量大,加上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极易造成重污染天气。“要围绕工业企业的用能情况、排放状况、管控水平等展开摸排,据此对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工艺环节提出绩效分级评估。比如在钢铁行业,目前主要分成ABCD四级,重污染期间对绩效较差的C级、D级企业均采取严格管控措施,对A级、B级企业则分别予以管控豁免、部分豁免。如此,既能实现污染防治的精细化,也能有效推动更多企业主动升级改造。”胡京南表示,结合“减污降碳”新要求,治理需要进一步结合城市规划、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等开展潜力分析。“要制定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综合解决方案,‘一城一策’精准防控。”

赵晴表示,即便是同一城市,治理也并非一成不变。“对于济宁而言,末端减排红利逐步衰减,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导致济宁公路运输体量高达周边城市的2倍以上,从而带来大量的柴油车污染,包括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放。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基层减排的重要性,从市一级、区一级到乡镇级,从监测、分析到监管,都要形成有效闭环链条。”

深圳市环境科学院大气环境研究室负责人颜敏证实,年,深圳PM2.5浓度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优水平,就得益于重点领域的精准防控。“深圳能源利用效率已处在相对领先的水平,移动源是短板之一。全市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全面电动化在内,现已累计推广新能源车43.5万辆,推广规模居全国前列。”

推进深度治理监测短板要补齐

记者了解到,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不少城市提出了更高目标。

“对标PM2.5二级标准,成都还有4微克-5微克的差距。成都要实现‘十四五’末各项污染排放全部达标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并存在反复的可能。”宋丹林表示,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和能源结构尚未从根本扭转。“下一步,利用四川省清洁能源优势,我们希望到年将非化石燃料消费比重提升到50%以上。在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同时,推动石化、汽车制造等传统行业升级改造。虽然这些行业单个企业排放有限,但因量多面广,整体排放问题依然突出,亟待推进深度治理。”

颜敏坦言,深圳已初步建立多功能、多指标、多维度、高精度的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集数值、统计为一体的预警预报系统。通过监控发现,臭氧已超越PM2.5成为首要污染物,亟待建立以此为核心的污染防治体系。“治理臭氧污染,离不开对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控制。前者主要来自机动车、船舶、电厂排放,后者与广大工业溶剂使用密切相关,这些都是下一步治理重点。”

蒋火华同时指出,当前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某些区域、某些时段、某些指标还存在较大幅度波动、变差的可能。“目前尚有29.8%的城市PM2.5平均浓度超标,臭氧污染仍较突出。我们将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全覆盖的监测网络,重点补齐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等领域监测短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见习编辑

李泽民

编辑丨李慧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