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个大师曾改变了成都,却被我们遗忘了70 [复制链接]

1#

我们以田园为中心;聚焦乡、村;服务城市;保持战略视野;开放式创新;坚持利益分享机制;索求动定、交融、共生。

在中国近代文人中,有这么一位被遗忘的大师:他的文学成就不亚于沈从文,巴金赞他为“鲁迅、茅盾后第一人”。

都说文人相轻,曾扬言要单挑鲁迅、胡适的狂人郭沫若,在看过他的小说后,却连连感叹道:

“中国的左拉!真真是可以令人羡慕的文笔!”

他还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法语译者,译有几百万字的著作,莫泊桑、都德、罗曼·罗兰等大师的作品正是经他之手,才得以和国人见面。

西方学者将他的作品作为了解中国文学和风俗的研究对象;他的书更是被日本人视若珍宝,引进并多次再版。

然而,他的代表作在国内再版时,买书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个被中国人遗忘了70年的大师,就是文学大师李劼人。

李劼人(-),四川成都人,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一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现代作家刘心武在交流会上向读者力荐李劼人的作品《死水微澜》,几个小年轻一头雾水地问道:“李杰仁?他是谁?”

这让刘心武扼腕叹息到:“李劼人的作品是时候捡起来了,他不能再被埋没了!”

“不认识李劼人,不敢说自己是读书人。”

今天,小满一定要向大家安利这个不该被遗忘的大师!

01

年,李劼人出生在成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自幼酷爱文学,在中学时就已经读遍了父亲书架上的中外名著,在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极强的写作功底。

14岁时,他自作主张,把自己的原名“李家祥”改为“李劼人”。

劼,意为“奋进、谨慎、勤勉”,小小年纪,他就对自己有如此的期许。

▲青年时期的李劼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15岁时,李劼人的父亲病故,而母亲因腿疾无法行走,他开始担起家庭的重担,并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最困难的时候,李劼人甚至拿了自己的衣服去当铺,才换得自己和母亲的口粮。

尽管家道中落,李劼人却一直记得父亲的教诲:要做一位有风骨和涵养的文人。

16岁之后,李劼人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了中学,他的同窗好友中就有郭沫若、蒙文通等人。

后因亲戚去世,李劼人无法进入大学进修,只得自己出社会谋生。

李劼人的青年时期正值中国的动荡时代,他曾参加过四川保路同志会,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

▲青年时期的李劼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是受此经历的影响和启发,李劼人在年开始创作小说,以反应当时的社会动荡,发表了数百篇小说,并在五四时期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

鲁迅曾叹息:“在文学作品上,中国辛亥革命的时期是空白的!”——但他不知道,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年轻人把这块空白给堵上了,这个人就是李劼人。

▲鲁迅,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在国运危机的时刻,28岁的李劼人收到在法国留学的同学周太玄、李璜的来信,说他们在巴黎办了通讯社,希望李劼人过去帮忙。

李劼人将自己辛苦积攒的积蓄悉数取出,加上亲戚的援助,终于如愿来到法国,先后在巴黎大学、蒙彼利埃大学勤工俭学。

和那些以留洋混资历、做面子的纨绔子弟不同,李劼人此番出国,是抱着一番要学成报效祖国的决心去的。

在蒙彼利埃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劼人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给成都的报社写通讯,以思想和笔杆子关切着自己的祖国。

▲李劼人留学时的照片,二排左3为李劼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语流利的他还大量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将莫泊桑、福楼拜、左拉、都德、罗曼.罗兰等一系列法国文学大师的著作译成中文,供国内的读者阅读。

在此期间,他深受法国“大河小说”的影响,曾彻夜捧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并且及其喜爱莫泊桑的《包法利夫人》,仰慕之余,立志也要写出反映中国时代变迁的长篇巨制。

▲罗曼罗兰,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作为一个地道的成都人,除了认真学习之外,他却也不忘认真生活。

在照顾母亲的时候,李劼人学得了一手好川菜。人的胃总是最思乡的,这个“技能”让他在留学生的圈子里出了名。

有这么一个趣闻:徐悲鸿去巴黎的时候,听闻李劼人要设宴,馋得不去美术馆临画,也要先赴宴一尝他的手艺。

▲没想到徐悲鸿还是个吃货,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劼人的好友,后《诚报》发行人谢扬青曾撰文回忆:“劼翁研究烹调艺术,不仅贯通古今,融会中外,而且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创见和发展。”

如此看来,李劼人也是不输给汪曾祺的“生活家”了。

02

年,李劼人回到心心念念的成都并担任《川报》的主编。

他为人太过正直,被当时官场和*界的虚伪、污浊震惊,不愿与其同流合污。

因为坚持保持独立、真实,监督权力的新闻原则,不到三个月,《川报》就被独断专行的*阀杨森封停了。

后来,他又被请去做公立成都大学的教授,并兼任《民力日报》的编辑,却因为愤于*阀、*客干涉大学教育和新闻自由,迫害进步的师生,毅然辞去了高薪的职务。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乱世之间,若无法以一人之力改变污浊,至少不做趋炎附势的鹰犬,保证自己的骨气。

骨气是有了,但是如何养活一家人呢?

文章不让人好好写了,做菜总行吧。

于是,李劼人跑到成都指挥街72号,开了一家名叫“小雅”的餐馆,卖起了家常菜。

▲李劼人与家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本想简单谋生,没成想厨艺实在太好,“小雅”竟成为了当时成都最出名的餐馆,文化界名流乃至“五老七贤”就像当初的徐悲鸿一样,全都闻声而来。

没想到,这个名声给李劼人一家带来了灾祸:大家都一位他赚了大钱,*阀里一个歹人支使流氓绑架了他刚满4岁的儿子,张口就要大洋的赎金。

为了救回儿子,李劼人从朋友处东拼西凑,还在当时成都的“袍哥大爷”(黑社会老大)的帮助下,才将儿子赎回。

随即,刚刚经营了一年的“小雅”便关门大吉了。

危难时刻,不仅朋友倾囊支持,还能获得“江湖儿女”的帮助,李劼人的为人,由此可见一斑。

03

年,李劼人受邀出任重庆民生机器修理厂厂长,举家迁往重庆。

在此期间,他?临中国国有实业在?三?年代的艰难坎坷,被洋商屡屡打压的困境,萌生了“实业救国”的想法。

年,因时局紧张,李劼人辞职回到成都,并在同年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死水微澜》,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本书讲述了辛丑条约签订前后四川普通民众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二十世纪初的成都栩栩如生,社会*治的演变和文化风俗的细节都被他描述得淋漓尽致。

“死?微澜”宛如象征,晚清社会中市井小民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描绘出“安静如死??般的古城”,在时代的风潮下激起微澜,是中国旧社会的?个缩影,也窥探出时代的秘密。

正如书中所说:

“当义和团、红灯教、董福祥,攻打使馆的消息,潮到成都来时,这座古城不过清风拂过??,微微起了?点涟漪,做官的照样做官,做?意的照样做?意,居家、?乐、吃鸦?烟的,照样居他的家,?他的乐,吃他的鸦?,各处??依然是微澜下的死?,没有?点动向。”

巴金看过这部作品后,曾叹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了!”

而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此书讲述的是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爱恨情仇,在男性主导话语权的文坛颇为“离经叛道”。

主人公邓幺姑有这么一句台词:

“?这?辈?,这样狂荡欢喜下去,死了也值得。”

▲年电视剧《死水微澜》剧照,饰演邓幺姑时,邓婕刚从《红楼梦》中走出来,也在这部剧中和张国立结缘。

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放在今天来看依旧是超前的。

李劼人在作品中体现的平权思想,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实属难得。

这部“抽空”写出的小说可不得了,它被文坛公认为“中国最精致的长篇”,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属于中国的“大河小说”也初见雏形了。

04

年,日*飞机轰炸成都平原,李劼人和家人从城内逃难到郊外的沙河堡,在一个菱角堰边用*泥和麦草修筑了一间小屋,并题名为“菱窠”。

“菱窠”,意为菱堰旁的小鸟巢,李劼人以此命名,颇有些苦中作乐的闲情逸致,其间还蕴含着他根植民间的文学理想。

这间小小的屋子可不得了,据记载,这里曾掩护过许多地下*员。著名作者马识途被通缉时,就曾住在“菱窠”。

▲著名小说家马识途,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没有李劼人的侠义之举,也许我们今天就看不到马识途创作的《让子弹飞》了。

这,也许就是文人中的“侠之大者”。

在年至年间,李劼人专心在“菱窠”埋头写做,完成了长篇小说《暴风雨前》和《大波》的前三册,并交由中华书局出版。

▲李劼人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抗日战争局势愈发紧张,李劼人写作《大波》第四册的计划被中断,他毅然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

年,他受邀重新担任四川乐山乐嘉纸厂董事,此前“实业救国”的理念再次有了实现的机会。

为什么是造纸厂?

当初在建厂时,李劼人认为,廉价纸的缺乏“无疑阻碍文化的流播和广大,有碍于民智的开启和提高。”

为了让大众能读得起书、看得起报,乐嘉纸厂轰轰烈烈地办了起来,但在乱世之中,纸厂却连连亏损,李劼人甚至把自己的积蓄都搭了进去。

年,新中国成立,《川西日报》一口气将纸厂积压的库存给买下来,纸厂才活了过来。

一时之间,建国的喜讯随着乐嘉纸厂特有的淡*色纸张漫延到了云贵川地区。

纸厂赚钱了,李劼人却把自己所得的利润全都捐了出去,不留一点私心。

年后,李劼人被选为四川文联副主席、成都副市长,后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委员等职。

民国时期,他曾对官场的黑暗和虚伪深恶痛绝,当自己为官时,他谨记自己的原则,清廉务实,并虚心学习、了解成都的民情和自然风貌。

在任职期间,他不失为一个有远见的决策者。

在他的主持下,成都奠定了现有的城市格局,他还参考法国香榭丽舍大道,主张将“人民南路”建为14米宽车道,此后,成都的交通高速发展,而人民南路却一直保持了原貌。

作为文人,他尊重成都本土文化和历史遗迹,杜甫草堂等文化古迹正是在他的主张下得以修复、扩建。川剧艺术亦是在他的支持下得以再次兴盛、繁荣。

这样的智慧、效率和远见,真该让如今那些摆官架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拍脑门儿做决定的“官老爷”们好好学学。

05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

年,李劼人用自己的稿费重新修缮了“菱窠”,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忙了一辈子的李劼人终于能沉下心来雕琢属于中国的“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

年后,时任文化部长的周扬提出,时代改变了,解放前的小说已经不符合新的需求,作家应该改写作品。

老舍对改写《四世同堂》感到力不同心,便回复说改不了,周扬便干脆地回答:“改不了,那就不能出版。”

而李劼人也不得不顺应“时代要求”,他改了一稿《大波》,寄给儿子看时却被批得一塌糊涂,因为儿子在延安待过,了解“*治关”,一向硬骨头的李劼人不得不继续重改作品。

年时,上级要求大家提意见,李劼人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建议,结果却差点被打成“右派”,幸亏他当初帮助过的作家马识途为他求情,他才逃过一劫。

从那以后,李劼人终日躲在“菱窠”里,轻易不再出面。

后来,曾被他救助过的马识途著书《百岁拾忆》,回忆李劼人在“菱窠”的日子:

“他只窝在成都近郊他自己的草庐‘菱窠’里,种他的自留地,即修改他的大作《大波》,悠然自得。闲时他也约作家沙汀等几位朋友去他那里喝小酒,烹茶清谈,绝口不提国家大事。”

在“菱窠”里,至今仍保存着教育家张秀熟撰、马识途书写的“李劼人先生像赞”。

▲李劼人纪念馆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客终究会离开,而知交总会留下。

不抱团,不求功名利禄,作家们说他“离群索居”,但李劼人自己却非常庆幸自己终于在晚年当回了一个悠然自得、淡泊名利的成都人。

▲李劼人与孙辈,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冬天,李劼人在成都病逝。

去世前,李劼人仍在向好友吴孝感感叹:“大波,我的大波。”此时,《大波》的改写本还有30万字未完成。

这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李劼人生前喜好收藏,在他死后,他的家人遵照他的遗嘱,将所有的藏品捐赠给了国家。

“菱窠”廊柱上,曾悬挂着李劼人自己书写的两副对联,上书:

“历劫易翻沧海水,浓春难谢碧桃花。”

也许,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好归纳。

纵观李劼人的一生,亲历并参与时代巨变,不得不说险象环生、精彩纷呈,但他却一直谦逊、正直,从不背弃原则,坚持干干净净地走完一生。

罗曼罗兰曾说,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

尽管出身寒微,李劼人却在思想和行动上,做了一生的贵族。

—END—

延伸阅读:《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是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劼人。主要讲述了辛丑条约签订前后四川普通民众的故事。

该书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故事本来只是一个女人,对现实和道德的拼死抵抗。但故事发生在一九一零年代的天回小镇,特定时代环境拓展了整个作品的气象。通过描写镇子里这些世俗之人生活中的一丝“波动”,表现出恒常萦绕于人的苦痛、局限、悲伤。

来源:图文转载自-今日头条

编辑:其实文化其实,文化是玩出来的!

注:我们尊重原创,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到这篇美文,我们从网络转载了这篇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信息,请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