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留守东北的年轻人靠直播带货月收入过万是 [复制链接]

1#

年开始,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持续7年净流出,但就这个大背景下,依旧有一批年轻人留在了东北。在春节返乡之际,《亲历》聚焦四位留守在东北的年轻人:他们当中有人靠当自媒体能年入百万,也有人靠着在直播带货,成为了村里最能赚钱的90后;也有人身在国企,但并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

作者丨孙实

编辑丨沈冲

近日,全国各省市GDP相继公布,其中年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的GDP分别为1.36万亿、1.23万亿、2.51万亿。

有媒体统计,东北三省的GDP总和为5.1万亿,而河南一省的GDP为5.49万亿。有人分析称,东北GDP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的外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从年开始,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持续7年净流出,人口净流出规模从年的0.79万扩大到年的33.17万,相当于7年间合计净流出了万人。

新华社旗下媒体《半月谈》也援引数据称,-年,黑龙江省高校到省外创业和工作的生源毕业生数量约为25.17万人,年均流出5.03万人。考入省外高校的,仅有14%回省就业。

但就这个大背景下,依旧有一批年轻人留在了东北。在春节返乡之际,《亲历》聚焦四位留守在东北的年轻人:他们当中有人靠当自媒体能年入百万,也有人靠着在直播带货,成为了村里最能赚钱的90后;也有人身在国企,但并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口述人:小刘

人物档案:90后,在吉林农村老家通过快手直播带货

现在每个月带货能赚1万多,算是村里最能赚钱的90后

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杭州的一家国企,这家公司正好也和我的专业对口。工作了两年半之后,选择辞职回到老家。

因为我自己喜欢有奔头一点的生活,国企的日子确实比较稳定,但是我的性格不是那样的。我看着我身边那些前辈,我觉得一眼能看到自己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样子,但是这又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就果断辞职,然后回到了老家。

当时做出这个决定,家里人倒还好,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他们比较尊重我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家是农村的,有些村里人就觉得我肯定是工作没干好,被人炒掉了,只能回来在农村发展了,也有人觉得我大学白念了。

回家时,刚好那段时间是疫情,找工作很困难,所以就在村子里摸索着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所以就选择到快手上试试机会。

我做的主要就是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拍拍我们这边的自然风光,分享一下家乡土特产。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一直都不好意思卖货,我觉得我的粉丝支持我,不能让他们破费。

但是后来好多人向我要东西,想要大山里面的绿色食品。然后我就想,反正是大家需要的,我这边保证好品质,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就把卖货这事想开了。

我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己家乡的东西,有的是我自己做的,有的不是。比如说我卖粘豆包,可能村子里有10家人,都要参与到我卖粘豆包的供货行列之内。我做的就是尽量把价格降低,让粉丝买我们这边的东西。量上来了,老百姓也能赚钱了,勤劳的人也会有一定收入的。

还有一些像蘑菇之类的山货,像今年冬天,我家就没有蘑菇可卖,但是村民主动送到我这儿,专门跟我说让我帮他卖了。所以我就特意把他的蘑菇收购过来,然后挑选出来精品,再到快手上面去卖。因为我最在意的是品质,无论是谁的东西,品质到我这儿都是一样的。

我从去年开始做快手,按理说直播带货的模式都已经很火了,但早期村里人还是不能理解。我们家挺偏僻的,离县城还有里,交通也不发达,很多人的视野都比较局限。可能直播这事,年轻人觉得挺搞笑的,但他们理解的直播,可能就是那种金链子大哥打赏的那种,岁数大的人更是不明白直播是什么东西。

他们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这就不是一个正经事,或者至少说是一个不靠谱的事,跟他们解释也解释不明白。我的性格就是这样,不能老是看别人的想法,你要是老被别人牵着走,自己永远都没有一个方向。所以就不太去管别人对我的议论。

到了后来,我慢慢地帮着这些老人把东西卖掉,他们又觉得直播是个好东西。本来每年我们这边盛产很多山野菜,收购商抢着要,价格一直往上涨。但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收购商全都不要了,山上都是野菜,采了吃不完,也卖不出去。所以去年一整年我都在收野菜,村里人都想让我多收一点,帮他们卖。他们自己卖不掉的东西,我可以帮他们卖,他们能赚到钱,我也有稳定的收入,这就挺好。虽然跟以前工作的形式不同,但是现在也算是在从事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事业,而且摸索着事情在做,还挺有奔头的。

现在保守的话,我能做到月收入上万吧,比我之前在国企的工资高一丢丢,以前在国企是福利多,工资倒是一般。我现在也算是我们村里收入最高的90后吧,但这个随着时间发展就不一定了。

在我看来,收入是次要的,我现在的活是属于一个上升期,快手粉丝不断地增加,自己家乡特产也稍具规模,而且越来越正式化了,让我觉得我的事业是有方向的。

我未来可能会筹备一个类似于合作社、工厂的东西。比如说用山野菜做一些食品加工,还有我们这边的一些笨鸡,这些我自己一个人是完不成的,都可以让村子里面的人来做,然后我帮他们卖,他自己收入更多了,我这边也有一个真正能把握质量的小工厂。

目前我还没有离开家乡的打算,因为我做直播,依靠的就是我们吉林长白山的自然资源,如果走出这个大山,反倒失去了大众对我们认知的依靠,就像没有了灵*一样。

口述人:梁先生

人物档案:85后,在哈尔滨做自媒体

年入百万级,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买房子、买门市、买楼

我家是大庆肇州县的县城,高考的时候考到了哈尔滨,这也是我后来是留在哈尔滨的原因,因为我老家本来就是在小地方,到了哈尔滨就觉得已经挺大了。

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报社做网站编辑。因为我们学校不是和,没有腾讯、阿里、华为这样的好企业过去招人,所以当时能去报社已经算是挺好的出路了。

我自己也没琢磨过去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之前做项目,在北京待过半年的时间,不太适应北京的生活,一上地铁全是人,全得靠挤,没觉得在北京会比哈尔滨更好,所以就在哈尔滨扎下去了。

虽然我是在报社工作,但我是没有编制的,我们部门有八十多人,可能有编制的人不足10人,基本上都是家里面可能父母有编制,父母退休了,把这个编制让孩子接下来。但是像我这种通过招聘进来的,不大可能得到编制。

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家里人也都觉得还行吧。像在东北找工作,基本就认两点:要么挣得多,要么是个企事业单位或者*府机关。可能因为编辑的工作特殊,我们一天是有四顿饭,每顿都特别好,而且只需要花一两块钱,福利待遇还可以。而且作为刚毕业的人,我们同学都在挣元月薪的时候,我就已经挣到多了。但需要岔开说一句,我后来创业了,离开报社也都好几年了,如果我还在的话,工资应该还是多,属于十年不涨。

但我实际上是不太习惯报社那种勾心斗角的工作氛围,需要处理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比如你在做事的时候,有很多人去看你的笑话,不去配合你。当时我的职务属于空降,名义上管着挺多人,但是不久之后,我就发现,我管的人,不听我的话,尤其是那些有编制、有关系的员工,实际干活的可能只有一小撮人。

还有涉及到争功、抢功、甩锅的事,干的多错的多,挨收拾的几率就多,背黑锅就多。我是从外县过来的,也没有啥人际关系,所以在那个团队里,我越努力地去做事情,得罪的人就会越多。所以,刚好有别的机会就跳出来了。

我说的机会就是赶上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